最近门诊工作中,常遇到并无明显症状,但要求眼底检查的高度近视病人,而且高度近视的同事、友人们,也很多在询问是否需要定期来查眼底的问题。感到很欣慰,表明身边高度近视的人群,大部分都开始重视这个确实需要自觉重视的问题。
作为眼科医生,有义务让我们高度近视的人群,对于这个疾病得到更深入认识,这样就能避免我们产生不必要的恐惧,也能积极预防其导致的视觉障碍。(如果您时间有限,可直接看文末,牢记4条建议)
视觉的原理
要认识高度近视,首先要了解一下视觉的原理,通俗的说,就是人能通过眼睛看万物的原理。
眼球有两个功能系统,前部的屈光系统(从前至后角膜,前房,晶体,玻璃体),后部的感光系统(视网膜)。理想的状态下,光线通过前部透明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后部的感光系统的视网膜*斑部,由此处的感光细胞将光线的信息,通过视神经,视路,传递到大脑的视皮质,最后大脑整合这些信息,方能分辨所见。
眼轴过长的高度近视
而近视的人群,屈光系统的长度(眼轴)较长,光线不能良好的聚焦在视网膜*斑部(在视网膜前)。但现代的科学技术,让我们可以改变光线进入眼球的状态(框架镜,隐形眼镜),也可以改变屈光系统的状态(角膜塑形镜,角膜激光手术,可植入式晶体),从而使光线能聚焦在视网膜*斑部,达到正常的远视力。
然而,眼轴过长的高度近视(屈光度数大于六百度),屈光系统和感光系统还会出现结构性的改变。而这些改变,不会因为做过屈光手术(角膜激光手术,可植入式晶体等),就不出现。
这些改变如果不及时诊治,会带来不可逆的视力丧失。
高度近视引起的各类视觉障碍
通过以下表格,从改变的部位,出现的症状,治疗手段这几个方面,可以让大家完整地了解高度近视引起的各类视觉障碍,并非仅局限在大家当前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