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之所以认为糖尿病可怕,可怕的并不是它本身,而是它的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对患者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研究显示,糖尿病使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的风险增加了2~4倍;由于糖尿病足所致截肢的患者占全部截肢患者的27.3%;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肾病;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易出现明显的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等等。以上这些数据都说明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可怕,那么,其发病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现在认为,因为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患者的各器官组织受到的损伤不断加重,从微血管和神经损伤逐渐发展至大血管损伤和主要器官受损,导致心脏、大脑、肝肾、周围神经、眼睛、足部等多器官均受到影响。
典型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是遗传、高血糖造成的代谢异常,是遗传因子的异变,以蛋白尿和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为主要表现,通常分为肾脏肥大期、正常白蛋白尿期、早期、临床期和终末期。
另一种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眼病,是因为遗传因子和高血糖的持续影响,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引起了病理性改变,以及微血管堵塞、视网膜水肿、新生血管等等。常见的糖尿病眼病有眼底血管瘤、青光眼、白内障、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等等。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它的发病原因包括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疾病。主要与高血糖和高血脂抑制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导致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有关,从而出现血管内皮损伤和血管腔狭窄。
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心脏和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其中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大血管并发症。目前认为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是血糖、血脂代谢紊乱,细胞组织在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及能量产生改变下导致的大血管及心脏自主神经的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患者出现的神经组织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如触觉、感觉异常,或是肌力减退,其根本原因仍是微小血管的受损。发生机制与上述大致相同,是长期高血糖水平引起的代谢紊乱,造成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和免疫因素等等。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非常复杂,健康的生活方式仍是首要的治疗方法,另外,配合相应的药物治疗同样至关重要,不同的并发症首选的药物也有所不同,患医院后由医生根据自身的整体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治疗药物。合理用药后可控制患者的血糖值,避免血糖波动幅度过大,同时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靶点,其对不同的并发症也有不同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