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扁桃体炎的介绍
急性(腭)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炎症,常伴有轻重程度不等的咽黏膜及咽淋巴环的急性炎症。多见于10~30岁之间的青少年,且往往是在慢性扁桃体炎基础上反复急性发作。50岁以上,3~4岁以下的患者较少见。春秋两季气温变化时最多见。值得注意的是,急性扁桃体炎有时为某些疾病尤其是某些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白喉、麻疹及猩红热等,应注意及早发现。
1.病因
a.感染因素
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弓形虫及一些病毒(包括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HIV病毒、甲型肝炎病毒、风疹病毒等)也可引起本病。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较多见。近几十年来,还发现有合并厌氧菌感染的病例。急性扁桃体炎的病原体可以通过飞沫、食物或直接接触而传染,故有传染性。
b.免疫因素
上述病原体存在于正常人的口腔及扁桃体内不会引起发病,当某些诱因(如受凉、过度劳累、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AIDS等)使全身或局部的免疫力降低时,病原体侵入体内或原有病原体大量繁殖则可致病。
c.临近器官的急性炎症
如急性咽炎、鼻炎、口底炎等蔓延而累及腭扁桃体。
2.临床表现
急性扁桃体炎好发于10~30岁之间的青少年,50岁以上、3~4岁以下的患者少见。成人症状通常较轻,儿童较重。
a.全身症状
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及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较重。表现为急性起病,可伴畏寒、高热,体温最高可达39℃~40℃,可持续3~5天。幼儿可呕吐、因高热而抽搐、昏睡等。部分患者可有头痛、食欲降低、全身乏力、便秘、腰背及四肢疼痛等症状。其全身症状的表现并无特异性。
b.局部症状
(1)咽痛为最常见的局部症状。起初多为一侧疼痛,继而可发展为双侧。吞咽及咳嗽时疼痛可加重。疼痛剧烈者可致吞咽困难,言语含混不清。疼痛可向同侧耳部放射。
(2)呼吸困难一般不重。常发生于儿童,因儿童气道较成人狭窄,肿大的扁桃体可堵塞气道,影响儿童睡眠,可表现为睡眠打鼾或睡时憋醒等。
(3)软腭运动障碍肿大的扁桃体挤压软腭,引起一过性的软腭功能不全,也可引起言语含混不清。
(4)炎症向邻近器官蔓延引起的相关症状炎症若向喉部蔓延,可引起喉部异物感、声嘶、喉痛、咳痰、发声力弱甚至失声等症状;向鼻部蔓延,可引起鼻塞、流水样涕或黏脓涕、头痛等症状;向鼻咽部蔓延,可波及咽鼓管,出现耳闷、耳鸣、耳痛及听力下降等症状。
3.检查
血液学检查:细菌感染时可见白细胞计数总数显著增加,中性粒细胞分类明显增高。病毒感染初期未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见白细胞总数增加,淋巴细胞分类增高明显。EB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为急性扁桃体炎症时可见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分类显著增高,血涂片中可见异型淋巴细胞。血沉可加快。
4.诊断
根据典型病史、体征、辅助检查,急性扁桃体炎诊断基本可以成立。
5.鉴别诊断
常规须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鼻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智齿冠周炎、扁桃体肿瘤继发感染等鉴别。特殊病例,譬如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还须与某些全身疾病引起的咽峡炎相鉴别,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猩红热、咽白喉、流行性出血热等。
6.并发症
急性扁桃体炎的危害性往往大于急性扁桃体炎本身,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其并发症于经济发达地区已明显减少。急性扁桃体炎的危害可分为局部(危害)并发症和全身(危害)并发症。
a.局部并发症,较容易引起,为急性炎症直接侵犯临近组织所致。
(1)颈深部感染扁桃体周围脓肿:较常见,且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者更易发生。炎症因扁桃体隐窝阻塞而向扁桃体深部发展,直至穿透扁桃体被膜,进入扁桃体周围间隙,形成蜂窝织炎,继而形成脓肿。小儿因为扁桃体隐窝较表浅,被膜较厚且致密,不易发生扁周脓肿。该并发症多发生于单侧,两侧同时发生者极少。可表现为患急性扁桃体炎3~4天后,全身症状如发热仍持续或继续加重,一侧咽痛加剧,吞咽时尤甚,疼痛常向患侧耳部或牙齿放射。再经2~3日后,疼痛更剧,因不敢吞咽致口腔内唾液潴留,甚至外溢,言语含糊不清。因炎症浸润翼内肌,常有张口明显受限,不能进食。患者头偏向患侧,颈项呈假性强直。同侧颌下淋巴结常肿大疼痛。脓肿形成后可见扁桃体周围有明显的局限性隆起。
(2)咽后脓肿及咽旁脓肿炎症波及咽喉间隙或咽旁间隙,引起相应区域的脓肿形成。二者均可引起喉水肿等严重的并发症,故一旦发生,应高度重视。
(3)其他急性扁桃体炎向上蔓延可引起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炎及鼻窦炎;向下可引起急性喉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甚至可引起肺炎,颈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等。
b.全身并发症,其发生与各靶器官对链球菌所产生的Ⅲ型变态反应有关。
(1)急性关节炎常侵犯肩、肘及膝关节,小关节受累较少。受累关节运动时感疼痛,仅当并发风湿性关节炎时方出现关节肿胀。
(2)肾脏疾病如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及IgA肾病。前者多发生于急性扁桃体炎发作后2~3周,后者则常发生于发作后3~5天。另外,还可并发急性尿道炎、急性睾丸炎及附睾炎等。
c.风湿热
其症状常发生于急性扁桃体炎发作后1~3周后,也可发生于急性炎症期。
d.循环系统疾病
可引起急性心包炎、急性心内膜炎、急性心肌炎或急性全心炎。在急性扁桃体炎后出现风湿热者,心脏并发症尤为多见。
e.其他
脓毒血症、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或急性胆囊炎等。
二、处方信息
石四药
头孢氨苄胶囊
本品主要成分为头孢氨苄。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颗粒或粉末。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咽峡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本品为口服制剂,不宜用于重症感染。
1.成人剂量:口服,一般一次~mg,一日4次,高剂量一日4g。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的程度,减量用药。单纯性膀胱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及链球菌咽峡炎患者每12小时mg。
2.2.儿童剂量:口服,每日按体重25~50mg/kg,一日4次。3.皮肤软组织感染及链球菌咽峡炎患者每12小时口服12.5~50mg/kg。
1.恶心、呕吐、腹泻和腹部不适较为多见。
2.皮疹、药物热等过敏反应,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3.头晕、复视、耳鸣、抽搐等神经系统反应。
4.应用本品期间偶可出现一过性肾损害。
5.偶有患者出现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Coombs试验阳性。溶血性贫血罕见,中性粒细胞减少和伪膜性结肠炎也有报告。
对头孢菌素过敏者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史者禁用。
1.在应用本品前须详细询问患者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及其他药物过敏史,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性休克史者不可应用本品,其他患者应用本品时必须注意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存在交叉过敏反应的机会约有5%~7%,需在严密观察下慎用。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用药物。如发生过敏性休克,须立即就地抢救,包括保持气道通畅、吸氧和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等措施。
2.有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尤其有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菌药物相关性结肠炎(头孢菌素很少产生伪膜性肠炎)者以及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本品。
3.对诊断的干扰:应用本品时可出现直接Coombs试验阳性反应和尿糖假阳性反应(硫酸铜法);少数患者的碱性磷酸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皆可升高。
4.当每天口服剂量超过4g(无水头孢氨苄)时,应考虑改用注射用头孢菌素类药物。
5.头孢氨苄主要经肾排出,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本品须减量。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1与考来烯胺(消胆胺)合时,可使头孢氨苄的平均血药浓度降低。
2丙磺舒可延迟本品的肾排泄,也有报告认为丙磺舒可增加本品在胆汁中的排泄。
遮光,密封。
24月
国药准字H
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