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脂肪干细胞双管齐下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
TUhjnbcbe - 2025/6/27 21:15:00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一旦确诊患者需要要口服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减缓病情进展。但很多患者即便接受了药物治疗,也可能不可避免地出现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而且传统方法治疗效果有限。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随着再生医学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逐渐发现了以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为代表的干细胞疗法,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的巨大潜力,也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一、糖尿病知多少

糖尿病(DM)是一种严重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可能与肥胖、不良饮食、缺乏运动、家族史等多种因素有关。

胰腺是在新陈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腺体,糖尿病患者其胰腺体积明显缩小,胰岛β细胞的结构及功能被严重破坏,从而影响全身糖代谢。

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影响营养摄取、能量消耗、体内各种激素代谢,从而引起糖尿病肾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如糖尿病足)、心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较于其他干细胞,脂肪干细胞(ADSC)具有来源更广泛、获取更方便等优点,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胰岛素分泌,从而缓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二、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一览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糖尿病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部分,比如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自主变等。其中较多见的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50%),其特征是进行性神经元丧失、神经纤维脱髓鞘。糖尿病累及周围神经和下肢周围血管,可导致足部软组织和骨关节破坏,即为“糖尿病足”。

在糖尿病足早期,患者可见足部皮肤发凉、麻木、疼痛、干燥瘙痒等表现,一般会在夜间或寒冷季节加重,严重者还可出现间歇性跛行表现。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足部皮肤出现水疱、溃疡等表现;若感染持续加重还可破坏骨质,进而形成脓腔和窦道,并伴恶臭分泌物流出。糖尿病足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有限,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如果处理不当,严重者甚至有截肢的风险。国际干细胞研究医学部之前做过糖尿病足相关介绍,大家可阅读原文:重磅!糖尿病足终于不用截肢了,干细胞疗法有望帮患者彻底摆脱糖尿病足

2、糖尿病肾病(DN)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主要特征是肾功能和形态异常,也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多见于高血脂、高血压、肥胖、吸烟等人群。长期高血糖、高血压和局部炎症可导致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进行性、不可逆的损伤,最终导致肾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可能进展为肾衰竭。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糖尿病还可能造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性白内障、与糖尿病相关的葡萄膜炎等眼部并发症。其中,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的重要表现,患者可见视物变形、飞蚊症、视力下降等一系列表现,同时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

4、糖尿病其他并发症

除了上述并发症外,长期高血糖状态还可能导致骨骼脆弱,增加骨折的风险;并造成血管内斑块,进而引起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如糖尿病心肌病、脑动脉硬化)等。

三、脂肪干细胞为何能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1、脂肪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

长期的高血糖可能导致很多炎症介质升高,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等,从而引起慢性炎症,这是糖尿病足的主要致病因素。在细胞水平上,DM损害巨噬细胞功能,并阻止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上皮愈合中发挥作用。此外,高血糖引起外周血管内皮损伤,进一步减少皮肤灌注,促进皮肤溃疡的形成。

脂肪干细胞(ADSC)可作为治疗糖尿病足的潜在治疗方法,主要得益于以下机制:

①ADSC具有旁分泌功能,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TGF-β、VEGF、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等。ADSC治疗后,糖尿病创面中TNF-α、IL-6、IL-8的表达显著下调,炎症细胞浸润减少。

②ADSC还具有直接分化为上皮成分和内皮细胞的能力,可以促进调节、新生血管形成和纤维化,在真皮重塑和伤口愈合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糖尿病足治疗的潜在方法。

一项“脂肪干细胞(ADSC)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在ADSC治疗6个月时,51名受试者的糖尿病足溃疡闭合率为%,8名受试者的糖尿病足溃疡闭合率≥75%。

在脂肪干细胞12个月时,50名受试者的DFU%治愈,4名受试者≥85%治愈。

2、干细胞及其外泌体治疗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DN)主要由炎症细胞浸润、脂毒性诱导的细胞凋亡所致,其病理特征是巨噬细胞活化。在病变早期,可因高糖状态造成白细胞渗透、肾小管超滤过、肾血流灌注增加等病理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肾小球肥大、肾小球基膜增厚、肾小球系膜增生、肾小球和间质纤维化等一系列表现。由于糖尿病肾病往往存在着复杂的代谢紊乱状况,故一旦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治疗较为棘手,因此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有助于延缓并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风险。

间充质干细胞(MSC)之所以能治疗糖尿病肾病,主要得益于:

①MSC可降低肾脏局部和全身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并减弱炎症细胞向肾组织的浸润。

②降低血清肌酐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尿,使肾脏结构和功能逐渐改善,并趋于正常化。

③抑制细胞因子及促凋亡蛋白表达,改善内皮功能完整性,还可改善肾小球和基质纤维化。

此外,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也有助于糖尿病足的治疗。外泌体是由各种类型的细胞(包括间充质干细胞)释放的纳米级膜囊泡组成,MSCs产生的microRNA(是一类进小分子非编码RNA),如miR-和miR-等,在糖尿病足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脂肪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糖尿病相关的神经变性发生在视网膜血管内皮变化之前。糖尿病患者眼内周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受损,这两种细胞类型的修复能力不断损耗。随后,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减少,导致视网膜邻近区域缺氧。这种缺氧环境导致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上调及血管通透性增加,进而引起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发展,严重者最终可能造成视功能丧失。

目前临床以控制血糖、减缓疾病的进展为主。当疾病进展为黄斑水肿或威胁视力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临床上可采用激光治疗,破坏周围视网膜,减少需氧量,有助于缓解病情;然而,激光治疗可能会导致某些并发症,比如视网膜增厚、视野丧失等。

最近,一项研究探索了通过局部或静脉注射脂肪干细胞(ADSC),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ADSC分化为周细胞的能力,可以防止神经血管损伤并促进受损视网膜的再生,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目的。不过目前ADSC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尚处于研究阶段,其临床应用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四、脂肪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操作过程

日本是少数将自体干细胞批准使用的国家,下面国际干细胞小编就以日本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操作过程,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步,确认适应证

治疗前,医生会进行问诊,询问患者的具体情况、既往病史,并向患者阐明治疗的特点和预期可能达到的效果;之后会做相应的术前检查;最后,与患者确定治疗的具体疗程和回输的日期。

第二步,采取脂肪组织

局麻后,在下腹部肚脐(或臀部)周围,通过微创技术,切开一个5mm左右的小口,并采取2~3颗米粒大小的脂肪粒,手术时间约10分钟左右,术后疤痕一般也不明显

第三步,采血

采集完脂肪组织后,还会采集患者少量血液,以用于干细胞培养。

第四步,培养细胞

收集完组织后,医生会进行细胞培养,时间一般为4~6周,具体的培养时间会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

第五步,通知回输日期

通常,细胞培养开始两周后,基本可以确定剩余培养所需的时间。此时,可与患者确定回输的具体日期。为保证治疗的效果,一般来说,回输日期确定后,不建议更改。

第六步,回输干细胞

由医生进行面诊后,如果患者没有其他问题,则可通过静脉滴注或局部注射等方式,进行回输,完成干细胞治疗。

总而言之,随着糖尿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渴望从细胞层面治疗疾病,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脂肪干细胞可能成为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新方法。一方面可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有望从源头上解决糖尿病;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糖尿病多重并发症,可谓是“双管齐下”,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如果您也饱受糖尿病并发症困扰,且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检查结果、治疗经历等,提交至国际干细胞研究医学部,进行初步评估,看能否寻求干细胞这项新技术的帮助

1
查看完整版本: 脂肪干细胞双管齐下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