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青黛的故事
TUhjnbcbe - 2021/3/6 2:17:00

第期

 


  
  
  
  
  
  
  
  
  
  
   


  李时珍曰:殿,石殿也,其滓澄殿在下也。也称淀,俗作靛。南人掘地作坑,以蓝淀漫水一宿,入石灰搅至千下。澄去水,则呈青黑色。亦可干收,用染青碧。其搅起浮沫,拧出阴干,谓之靛花,即青黛。
  
  
  
  
  
  
  
  
  
  
  
  
   


  历史上曾经传说着这样一个故事:唐永徽年间,降州有一僧人,咽不下食数年,临终对其徒说:我死后,将我的喉咙剖开,看看有什么东西使我受苦这么年?徒弟们奉命将其喉打开,取出一物,形状像一条有两个鱼头的鱼,遍体长满肉鳞,放入钵中,跳跃不已。徒弟们好奇地将各种东西放入钵中,虽不见它吃,但都化成了水。又投入各种有*的食物,又都有化成了水。一个僧人赶快找来蓝淀投入钵中,只见那怪物似很害怕的样子来回奔走,一会儿便化成了水。以后人们便认为蓝淀能治噎痰了。今人以染缸水饮治噎胸,就是因为觉得它能杀死那种虫子。


  
  
  
  
  
  
  
  
  
  
  


  青黛,为大青及小青的加工制品,别称靛花,呈粉末状,以紫蓝色而质轻者为上品,青灰色而质重者为下品;后者不内服,只可外用。加工时采其茎叶置缸中用水浸之使发酵,捞去茎枝,加入石灰浸湿搅拌,数日后将其沉淀捞起,此名为青靛。将上述青靛放入缸内,再加一定量的石灰和水,时时搅拌,则液面浮起泡沫,捞起泡沫,晒干即成。


  
  
  
  
  
  
  
  
  
  
  
  
   

青黛
  
  
  
  
  
  
  
  
  
  
  

漂黛粉、飞青黛、靛花、青蛤粉、青缸花、蓝露、淀花、靛沫花。


  
  
  
  
  
  
  
  
  
  
  
  
  

咸,寒。归肝、肺经。


  
  
  
  
  
  
  

清热解*,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1.温*发斑,血热吐衄 本品寒能清热,咸以入血,故有清热解*,凉血,止血,消斑之效。善治温*发斑,常与生地、生石膏、栀子等药同用,如青黛石膏汤(《通俗伤寒论》);若治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常与生地、牡丹皮、白茅根等药同用。


  
  
  
  

2.咽痛口疮,火*疮疡 本品有清热解*,凉血消肿之效。用治热*炽盛,咽喉肿痛,喉痹者,常与板蓝根、甘草同用;若口舌生疮,多与冰片同用,撒敷患处;用治火*疮疡,痄腮肿痛,可与寒水石共研为末,外敷患处,如青金散(《普济方》)。


  
  
  
  

3.咳嗽胸痛,痰中带血 本品咸寒,主清肝火,又泻肺热,且能凉血止血。故主治肝火犯肺,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常与海蛤粉同用,如黛蛤散(《卫生鸿宝》);若肺热咳嗽,痰*而稠者,可配海浮石、瓜蒌仁、川贝母等同用,如青黛海石丸(《证因脉治》)。 


  

4.暑热惊痫,惊风抽搐 本品咸寒,善清肝火,祛暑热,有息风止痉之功。用治暑热惊痫,常与甘草、滑石同用,如碧玉散(《宣明论方》);用治小儿惊风抽搐,多与钩藤、牛*等同用,如凉惊丸(《小儿药证直诀》)。


  
  
  
  
  
  
  
  
  
  
  

内服1.5~3g,本品难溶于水,一般作散剂冲服,或入丸剂服用。外用适量。


  
  
  
  
  
  
  
   

胃寒者慎用。


  
  
  
  
  
  
   

大青叶为菘蓝叶;板蓝根为菘蓝或马蓝的根;青黛为马蓝、蓼蓝或菘蓝的茎叶经加工制得的粉末。三者大体同出一源,功效亦相近,皆有清热解*、凉血消斑之作用。相比较而言,大青叶凉血消斑力强;板蓝根解*利咽效著;青黛清肝定惊功胜。


  
  

湖南中医院门诊挂号可采用电话预约、网上挂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