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鱼腥草的故事
TUhjnbcbe - 2021/5/7 17:09:00
北京白癜风治疗技术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第期 


  
  
  
  
  
  
  
  
  
  
  


  相传在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做了吴王夫差的俘虏,勾践忍辱负重假意百般讨好夫差,方被放回越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发誓一定要使越国强大起来。传说勾践回国的第一年,越国碰上了罕见的荒年,百姓无粮可吃。为了和国人共渡难关,勾践亲自翻山越岭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在三次亲口尝野菜中*后,勾践终于发现了一种可以食用的野菜。并且这种野菜生长能力特别强,总是割了又长,生生不息。于是,越国上下竟然靠着这小小的野菜渡过了难关。而当时挽救越国民众的那种野菜,因为有鱼腥味,便被勾践命名为鱼腥草。


   


  鱼腥草 


  
  
  
  
  
  
  
  
   


  蕺菜、葅菜、侧耳根、猪鼻孔。
  
  
  
   


  辛,微寒。归肺经。
  
  
  
  
  
  
  


  清热解*,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1.肺痈吐脓,肺热咳嗽 本品寒能泄降,辛以散结,主入肺经,以清解肺热见长,又具消痈排脓之效,故为治肺痈之要药。用治痰热壅肺,胸痛,咳吐脓血,常与桔梗、芦根、瓜蒌等药同用;若用于治肺热咳嗽,痰*气急,常与*芩、贝母、知母等药同用。


  
   

2.热*疮* 本品辛寒,既能清热解*,又能消痈排脓,亦为外痈疮*常用之品,常与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等同用;亦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 


  
  
  
  
  
  
  
  
  
   

3.湿热淋证 本品有清热除湿、利水通淋之效,善清膀胱湿热,常与车前草、白茅根、海金沙等药同用,治疗小便淋沥涩痛。
  


  此外本品又能清热止痢,还可用治湿热泻痢。 


  
   


  煎服,15~25g。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本品含挥发油,不宜久煎。虚寒证及阴性疮疡忌服。

湖南中医院门诊挂号可采用电话预约、网上挂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鱼腥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