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抑制NLRP3表达可减少糖尿病视网膜
TUhjnbcbe - 2021/6/30 19:59:00

德孚医药出版社在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肥胖征:靶标和治疗期刊发表了最新文章抑制NLRP3表达可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促炎和促血管生成细胞因子分泌,其内容摘要如下:

背景:

炎症和血管新生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两大主要发病机制。这两种机制不是互相独立的因素,而是彼此间存在相互作用,但目前二者间相互作用的潜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中我们探讨了DR中这两种途径的潜在交叉点并探索了针对性靶向治疗的有效性。

材料和方法:

本研究将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DM)组,DM+shNC(非特异性阴性对照shRNA)组和DM+shNLRP3组(特异性NLRP3敲减组,通过对DM+shNLRP3组的大鼠进行玻璃体内注射NLRP3靶向性shRNA减少NLRP3蛋白表达)。我们进一步收集所有大鼠的视网膜组织,分别进行形态学检查以及促炎和促血管生成细胞因子的检测。此外,我们还利用人类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s)进行相应的机制探索。

结果:

向大鼠玻璃体内注射针对NLRP3的靶向性shRNA可有效减轻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改变,这可能与其能够抑制NLRP3炎性体的过度活化并抑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有关。细胞实验证实,NLRP3过表达质粒可提高促炎性细胞因子和VEGF表达水平。此外,HIF-1α抑制剂YC-1可降低NLRP3过表达引起的VEGF水平升高,但不能逆转其引起的促炎细胞因子表达增加。

结论:

NLRP3炎症体可能是DR中炎症与促血管新生之间的潜在交叉点。动物模型实验证实了玻璃体内注射NLRP3靶向性shRNA对治疗DR的有效性。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和HIF-1α/VEGF轴表达有关。

关键词:

NLRP3炎症体,炎症,血管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德孚论文视频小程序上线啦!

请扫此

1
查看完整版本: 抑制NLRP3表达可减少糖尿病视网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