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看不清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
TUhjnbcbe - 2021/7/28 20:43:00

问上医

最有趣的健康订阅号

糖尿病会导致眼部疾病,甚至导致失明。

糖尿病患者比普通人有着更高的失明风险,但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只会有一些小的眼部疾病。

通过定期检查,可以保证这些眼部问题不会扩大。一旦发现严重的眼部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

1.眼部进光原理

为了了解发生眼部疾病的原因,我们需要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

“眼睛”的原理

眼睛是一个覆盖着一层坚硬外膜的球体,覆盖的外膜是清晰和弧形弯曲的。这个曲面外膜就是角膜,它可以聚集光源保护眼睛。

光线通过角膜后,它会通过前房(里面充满了叫做房水的保护液),随后通过瞳孔(是一个有洞的虹膜,也就是眼睛有颜色的部分),然后通过晶状体进行对焦。

最后,光线会通过玻璃体(充满了液体),投射到视网膜上。视网膜会记录图像,将图像转换成大脑可以接收和解读的电信号。

视网膜上有一个很小的区域是人类视力最敏锐的地方,叫做*斑部,由视网膜前后的毛细血管为其提供养分。

2.青光眼

糖尿病患者比普通人患青光眼的概率高40%。得糖尿病的时间越久,得青光眼的可能性就越大,并且患病风险会随着年龄增加。

(1)症状

青光眼常发生在眼压增强的情况下。通常是由于多余房水排出,导致前方眼压增大,血管在眼压作用下将血液输送到视网膜和视神经。由于视网膜和眼部神经受损,视力将逐渐消失。

(2)治疗

青光眼有多种治疗方式,包括使用药物降低眼压,以及外科手术治疗。

青光眼怎么办,看“问上医”为您总结美国眼科协会的权威知识:5大实用技巧,让你再也不会用错药!

3.白内障

糖尿病患者比普通人患白内障的概率高60%,并且糖尿病患者有在年轻时就患上白内障的风险。

(1)症状

白内障是由于眼部晶状体浑浊,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

(2)治疗

为了温和地治疗白内障,患者可以在平常多佩戴太阳镜,使用防紫外线眼镜。

由于白内障通常会对视力造成很大影响,医生通常会采取移除晶状体的手术治疗。有时患者会被移植晶状体。

对于糖尿病患者,移除晶状体后视网膜病变会比较严重,有可能导致青光眼。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身上常见的眼部视网膜疾病的统称,包括两个主要类型: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戳这里,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频)

(1)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

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视网膜病变形式。它是指眼球后面的视网膜小毛细血管发生破裂和渗漏。在每一膨大的毛细血管破裂之处,形成一个有血蛋白沉淀的小囊。

随着越来越多的血管阻塞,视网膜病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轻微、中等和严重。

*斑水肿

尽管视网膜病变通常不会导致视力丧失,但毛细血管壁可能会丧失控制血管和视网膜之间物质通过的能力。

因此部分液体可能会泄露到眼睛的视力集中区域,*斑部。当*斑部充满了液体的情况,就叫做*斑水肿,这时视力会变得模糊并且逐渐减退。

*斑水肿一定要就医治疗,通常及时治疗可以有效减缓病情,有时可以逐渐恢复视力。

(2)增生性视网膜病变

有些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在经历了几年的发展之后,形成更严重的形式,叫做增生性视网膜病变。

在这种情况下,血管受损关闭,新的血管开始在视网膜上生长。但这些新的血管比较脆弱,容易发生出血、阻挡视野,医学上称为玻璃体出血。

另外,这些心血管会导致疤痕组织生长,在疤痕组织萎缩后,视网膜会被扭曲或拉出,这种情况被称为视网膜脱离。

5.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现代医学已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光凝治疗、冷凝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已经可以防止大多数患者失明。

视网膜病变越早诊断,治疗就越成功,最好的治疗结果可以让患者视力恢复正常。

1)药物治疗

(1)长期控制,糖尿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根本治疗是治疗糖尿病。原则上应当首先并经常将血糖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2)降低血脂,对于血脂偏高和视网膜*斑区及其周围有环形硬性渗出的糖尿病患者,应摄取低脂饮食,并应用降血脂药物:如肝素、氯贝丁酯。肝素通过激活脂蛋白酯酶而降低血脂,同时它也降低视网膜中脂质储存,氯贝丁酯有类似效果。(戳这里了解血脂高的饮食注意事项)

(3)控制血压,血压升高可加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当高血压得到控制时,荧光渗漏显著减轻,故应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控制血压。口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减轻作用,这可能与它抗高血压作用有关。

(4)导升明(2,5-二羟基苯磺酸钙),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三高”因素:即毛细血管高通透性,血液高黏滞性,血小板高活性有明显的抑制和逆转作用。

(5)阿司匹林可抑制血栓素和前列腺素代谢产物生成,抑制血小板凝集,对微血栓形成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有报道阿司匹林并不能减缓临床上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2)光凝治疗

激光治疗被认为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临床实验证明光凝治疗在两个方面对该病的发病过程有有益的作用:一是导致新生血管退化并阻止它们再生;二是减少*斑水肿。

光凝治疗前须有完整清晰的眼底照相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资料,详细了解病情和病变位置。光凝后应作定期随诊和复查,了解疗效,若有新的病变出现,可考虑追加光凝治疗。

3)冷凝治疗

冷凝主要用于不适合做光凝治疗的患者或光凝治疗的补充疗法,如患者有屈光间质混浊或视网膜周边部病变光凝无法治疗。方法是在锯齿缘与血管弓之间作结膜或巩膜表面环状冷凝。

4)玻璃体切割术

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的基本适应证是玻璃体出血及严重的增殖性病变。一般认为,广泛玻璃体出血3个月以上不能自发吸收者需行玻璃体切割术。

5)垂体摘除

基于生长激素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关的理论,多年来曾采用了多种垂体抑制方法,包括从外部辐射到经额垂体摘除。

目前,由于光凝治疗效果日益被肯定,垂体摘除已渐成为历史。垂体摘除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的意义可能仅在于促使我们对该病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

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原因

血糖偏高;

血压偏高;

患糖尿病时间较长;

基因遗传,基本上所有1型糖尿病患者最终都会产生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也会产生这种病变。但会导致失明的增生性视网膜病变远远没有这么普及。

眼部定期检查

视网膜病变患者往往发现视力变化的时候,视网膜已经严重损伤了。尤其是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常常没有任何症状。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有什么要说的统统留在评论区吧

问上医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不清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